close

A1a
換輪胎是個每個騎士都會面臨的課題,自從大學買了人生中第一台打檔車之後,就從原本進到機車行只會說「老闆我要換1000塊的輪胎」,變成換胎前會上網詳細的做功課挑選;畢竟17吋的輪胎可是比12吋價格要高了一些。

本次使用胎款:MICHELIN PILOT POWER 2CT
前輪規格:110/70ZR17  適用輪框:2.75~3.0J
後輪規格:150/60ZR17  適用輪框:4.0J
適用車款:390 Duke、RC390、R3、MT03、Ninja300、Z300、G310R、CBR300、TNT300

一直以來,重機對我來說都不是僅限 "假日"、"玩樂" 的用途,畢竟常要透過西濱往返台北/台中兩地,平時在都會區只要有快速道路,我也一定不會選擇平面道路,雖然熱愛殺彎的快感,但直線還是佔據大部分的里程,所以挑選輪胎就不得不考慮使用壽命。
IMG_4679
以往在使用單一膠料的運動胎時(一般人稱為半熱熔?),只要一陣子沒有去山路上走走晃晃,輪胎接觸地面的中央部分就會磨耗的特別快,車友之間也稱這樣的現象為"ㄇ字胎";選擇以街道行走為取向的通勤胎雖然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,不過每當假日要享受車輛殺彎的樂趣時,街道胎還是沒辦法給我足夠的抓地力,於是複合膠料輪胎就成了不錯的選項,像是筆者之前用過的S20、T30以及這次使用的Pilot Power 2CT都屬於複合胎。

A2
過去曾經使用過003RS、S20、T30、ROSSO II、Pilot Street等輪胎,還包含了RC390原廠標配的METZELER M5及國產檔車胎等等,在RC390原廠輪胎將要磨完前,黃牌檔車尺寸的MICHELIN Pilot Power 2CT剛在台灣鋪貨,過去米其林在台灣一直沒有110/70ZR17、150/60ZR17尺寸的複合胎,這次剛好成了體驗MICHELIN 2CT技術的好機會,於是就預訂了適合我愛車的尺寸,並且趁休假的時候去車行安裝。

驗明正身MICHELIN PILOT POWER 2CT 110/70ZR17
A3

跟原廠配胎(METZELER M5)比起來POWER 2CT一樣是屬於胎紋偏多的款式,表示這一類的胎型在濕地擁有較好的排水性,但不同的是POWER 2CT採用的米其林2CT技術(Two Compound Technology),在輪胎中央與兩側的膠料採用不同的材質,跟過去單一配方的輪胎相比的話,採用2CT技術的輪胎可以兼顧直線的耐磨性與彎道的高抓地力,這也是我喜歡使用複合胎的最大原因,不過還是要以實際騎乘的感受為準。
A4

這邊再多分享一個資訊,因為後輪負責把引擎的動力傳達到路面,一般來說重機的後輪會比前輪磨的還快(通常),原廠後輪(M5)使用5615公里時就磨光了,而原廠前輪(M5)則是在9526公里時耗盡,所以筆者的前後輪並不是同時一起更換的,原廠前後輪下課的里程相差3910公里,這也代表在裝上POWER 2CT前輪時,後輪的POWER 2CT已經使用了將近4000公里,沒能在兩條胎都是新胎的狀況下使用。
A5

前輪更換里程9526公里(儀錶板畫面)
A6

裝上輪胎的初期
A7
有騎輕檔車的朋友應該都知道,大部分的輕檔車(酷龍、T2) 或者是300級距的黃牌檔車(R3、390Duke),一般都是使用前110/後140的胎寬,所以後輪150/60ZR17這個尺寸在台灣算是相對少見,不過以4.0J後輪框來說,裝140或150的胎寬都是標準值,而PILOT POWER 2CT的後輪又比原廠同樣是150尺寸的M5更寬,看起來已經有點接近160/55ZR17的視覺感,所以對於喜歡"撐好撐滿"的黃牌檔車騎士來說,POWER 2CT的後輪視覺感幾乎是同個級距最優的。

另外在新胎的時後可以看出POWER 2CT的胎紋深度約有5~6mm,除了排水性能不用太擔心之外,在使用里程上也能給予高度的期待,不過讓我相當意外的是,這條輪胎表面的胎質摸起來偏軟(中央與兩側都是),軟到讓我難以跟"高使用里程"聯想在一起,這讓整件事變得更佳有趣了。
A9


POWER 2CT實際騎乘感受
在胎型的部分POWER 2CT算是偏圓的造型,也是屬與運動取向的產品定位,裝在RC390這樣黃牌級距的車款上操控起來相當靈巧,但又不會有過於敏感的傾倒感,簡單的說不用花過多的精神就能掌握車輛的動態,在單後輪時還沒什麼太大的感覺,但前輪換上了之後轉向的感受確實很棒,這樣的靈活性甚至比我需要的還要多了一些,但給予的評價仍然是正面的。

過去時常聽到車友們說MICHELIN的重機胎需要比較長的暖胎時間,對於只用過Pilot Street的我當然也很好奇這個問題,由於工作關係我很常走從頂寮到泰山這段106山路,而住家距離彎延的山路也不過兩公里的距離,只要在地乾的情況下,通常過了這兩公里的距離後就能有不錯的表現,在106山路下坡時只要順順給油門,就算不刻意收斂傾角也能獲得相當安穩的感受,這讓我掃除了熱胎要非常久的想法,當輪胎漸漸達到工作溫度之後它還能有更好的抓地力。
B2

在彎延的山路上只經過要充分的暖胎,輪胎給予的感受都是以轉向靈活、支撐力充足為主,安定的彎中動態可以容許以比較Sporty的方式騎乘;跟某些單一膠質的半賽道胎比起來,POWER 2CT是屬於比較中性的感受,傾倒靈活但不會過於敏感、彎中的表現也適中,但這樣的表現對大多數的騎士反而適合,因為它兼顧了易於掌控與穩定這兩個特質,在彎道傾角的表現也可圈可點。
B1

PILOT POWER 2CT 採用了MotoGP賽事開發的「C-RAO」材質,可以縮短熱胎時間並維持胎體的剛性,原廠還宣稱這條輪胎具有51.2度的傾角表現(MotoGP 55度);雖然沒有任何儀器可以讓我知道我用了多少傾角,但這安全的情況下這樣的程度已經相當不錯了,有時後也是下車看了輪胎才知道剛才騎車的狀況,輪胎回饋給你的感受讓你能使用較深的傾角過彎,此外這條胎相當不容易起胎屑,只有在天氣非常炎熱時激烈操駕才會出現微微的胎屑,不至於需要擔心兩側胎皮消耗特別快的問題
A8

出乎意料的傾角表現
B3

令人滿意的磨耗表現
這陣子因為工作空檔讓我有時間來整理這篇,平常騎車的使用狀況大約是 快速道路65%、山道23%、市區12%,別問我怎麼算的,這也只是個粗略的估計質,快速道路直線騎乘占了我大部分的里程數,在以前使用ROSSO II的時後"ㄇ字胎"的情況會非常明顯,而Pilot Street在彎道的表現也無法使我滿足,以我目前使用過的這些輪胎裡面,POWER 2CT算是在抓地力與耐磨耗之間取得了平衡,言下之意我不需要因為追求耐磨就失去彎道的樂趣。

整理一下更換輪胎之後的里程數據,目前車輛的總里程為13414公里,而後輪更換的里程為5615公里、前輪更換的里程為9526公里,計算機拿出來按一按...後輪目前使用了7799公里、前輪則已經使用3888公里,接下來就直接檢查輪胎磨耗的狀況以及胎紋的深度,看這條輪胎的耐磨耗表現如何。
B4

目前後輪已經使用7799公里,用拾圓硬幣測量大約還有2mm的深度,推測這條後輪要使用10,000公里應該不是問題
B5

前輪則已經使用3888公里,同樣以拾圓硬幣測得2.5mm的胎紋深度,以新胎4mm的胎紋深度去推算的話,這條前輪的壽命大約也在10,000上下,這些估算出來的使用壽命當然不是100%準確,畢竟每個人的使用的車款、體重、騎車習慣都不同,不過以我的騎乘習慣,這對PILOT POWER 2CT使用10,000公里是沒有問題的。
B6


另外我非常在意的後輪磨耗(就是"ㄇ字胎"的問題)在POWER 2CT上面相當輕微,就算快速道路通勤占了里程的大多數,但後輪中央並沒有扁平的太嚴重,還是維持良好的圓弧形,也讓這條輪胎擁有更高的使用里程。
B9

總結
對於喜歡長距離旅行(如環島)又對彎道表現有所要求的我來說,POWER 2CT在具有良好的彎道表現底下,還兼顧了高使用里程的優勢,讓我不必在彎道抓地力、耐磨耗兩個不同的特性做抉擇,以黃牌重機快速道路通勤、假日山道小熱血,偶爾還要衝一下環半島旅行的使用,滿足了我對於道路運動胎的需要;以前後輪7千多元(含安裝)的價格帶,卻能擁有10,000公里爽快的行駛表現,適合注重高C/P值與彎道表現的黃牌騎士。
B7

B8


arrow
arrow

    MPGT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